金秋的北国,层林尽染。乳白色的导弹如倚天长剑,掩隐在茫茫林海。随着一声“点火”的命令,地动山摇,“长剑”拔地而起,直刺苍穹,蔚蓝色的天幕上留下两条优美的弧线。
导弹腾飞的壮观场面通过“信息高速公路”传到京郊燕山脚下,传到全军科技练兵成果汇报演示现场。听到“导弹准确命中目标”的消息,江泽民主席等军委领导以及在场的将军们报以热烈的掌声。
目睹世纪大演兵中最壮观的一幕,一位身材魁梧的上校军官欣慰地微笑。他就是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部队的“主帅”,指挥发射过18枚导弹、两次荣立一等功、被誉为共和国砺剑人的第二炮兵某旅旅长高津。
那年,某新型导弹试验发射在即,航天部门的专家前来“保驾”。研究发射方案时,一名军官说了句外行话,高津旁边的一位老专家悄悄地在笔记本上写了两个字:“弹盲”。
高津心如锥刺。他意识到,在以知识和人才为支撑的高科技部队,知识贫乏的指挥员会丧失“发言权”。
为了这个“发言权”,高津在一次次痛苦的嬗变中完成了对自我的重塑。几年间,他记满了30多个笔记本,观看了80多部录像资料片,仅海湾战争的录像片,就看了不下10遍。如今,高津已成为全旅第一个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军事主官。
年初,二炮机关组织人员到该旅调研人才建设问题,高津出语惊人: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早就预言,未来我军军级领导应当是博士,师级领导应当是硕士。我看战略导弹部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,每个旅至少应有博士、硕士研究生。”
时隔半年,他的设想“走”进了《第二炮兵“十五”人才建设规划》。
硕士研究生沈方泉当初来到这支导弹新军时,有人担心他“书生气”太浓,带不了兵。时任营长的高津向旅党委力荐:“我就不信中国的高科技部队用不起一名研究生!”
最后,旅党委作出决定,让沈方泉由技术员改任导弹测试连连长。沈方泉不负众望,他同具有学士学位的指导员吴启业一道,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带出一个响当当的一等功臣连。特别是参加举世瞩目的两次重大军事演习时,沈方泉身上知识的“能量”得到充分释放。
在高津的倡导下,该旅除建立“技术尖子人才库”外,还在二炮率先建起了“优秀后备指挥人才库”,筹措70万元设立了人才奖励基金。同时,旅里先后选送了10余名优秀干部外出攻读博士、硕士研究生。如今,高津麾下的发射营长,个个都是本科毕业生。
从战争形式的演变中,高津强烈地意识到,作为驾御战略武器的军事指挥员,更需要有决胜千里的战略思维。
九十年代中期,高津刚走上旅参谋长岗位,就向旅里建议举办高科技知识和军事理论讲座,先后请来20多名国内著名航天专家、教授讲课,使得官兵们的思维更加开阔。
高津带头撰写的《导弹部队机动作战与战场建设》、《导弹部队突防战法研究》等20多篇学术文章,受到高层领导和专家的好评,并相继在全军和二炮获奖。由他编写的《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指挥程序》获军队科技进步奖。
“科技练兵决不能‘按部就班’,唯有走跨越式发展之路,才能迎头赶上!”根据高津的构想,该旅打响了创建“网上演兵场”的战斗。
8个月后,一个现代化的“网上演兵场”建成了。这个“演兵场”集战术指挥模拟与装备操作模拟于一体,容纳了全旅所有装备的操作性能、参数反馈,可实施全系统、全要素、全程序演练,可随机设置战术技术课目,进行网上对抗。
通过这个“演兵场”,他们将训练与实战融为一体,先后培养出800多名军事指挥人才和操作骨干,为兄弟部队输送了300多名骨干人才,其中80多人分别走上了导弹旅各级指挥员岗位。
在该旅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口号:“随时准备打仗,随时能够打仗,随时能够打胜仗。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高津和旅党委一班人不断改革创新。
作为“轮子上”的部队,现在全旅95%以上的司机能娴熟驾驶各种型号的装备车辆,修理保障分队的官兵几乎人人成了“技术大拿”,装备完好率达100%。
高津提出打破常规保障模式,变区域定点式保障为以发射分队为单位的伴随保障。同时,他们自行研制了“快速装卸装置”、“野战伴随保障车”、“故障自动检测系统”等,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装备的战场再生能力。
长期以来,某型导弹贮存固定为一种模式,工序较为繁琐,影响应急机动反应速度,而改变这一贮存模式则没有先例。高津经悉心观测酝酿,大胆提出了一种新的导弹贮存方式,这一设想得到上级权威部门的充分肯定。
在高津的带动下,他们先后推出了“地面电源代替某车载发电系统”、“火工品弹上贮存”等近百项研究成果,相继运用于作战训练之中。经与科研单位“联姻”,“导弹部队机动指挥通信系统”顺利问世,有效地解决了作战指挥与控制问题。
这年秋天,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演习在北国某地进行,高津所在旅被确定为开路先锋,并将进行实弹发射。谁也没有想到,高津放着那么多富有实战经验的发射班子不挑,偏偏提出要让两套从未打过实弹的发射班子执行发射任务。有人好心地劝高津:“万一发射失败了,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。”高津毫不动摇地说:“战争不会同情‘南郭先生’,只有我们的每根指头都过硬,才能攥成威震敌胆的铁拳头!”
发射那天,高津坐在发射指挥车里,胸有成竹,镇定自若。两套新操作班子一丝不苟地操作,将两枚导弹成功地送上了太空。当“准确命中目标”的消息从靶区传来,他那表情凝重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。